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AI转身:从“舞台炫技”奔向“惠民兴业”

2025-07-30 来源:人民邮电报 原创文章
71

关键词: AI 应用场景 民生服务 产业生态 人机共生

 “全球68%的生物制药公司已部署AI模型,新药研发周期从10年压缩至1.5年,成本从10亿美元降至百万美元级别。”中国科学院院士汤超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上抛出的这组数据,揭开了AI从“炫技舞台”迈向“实用战场”的神秘面纱。7月26日至28日在上海举办的这场科技盛宴,不再是机器人跳舞、算法炫技的独角戏,而是一场AI技术深度融入生活常态、赋能产业革新的全景展示。

  从“能做什么”到“做了什么”:

  应用场景的破壁之旅

  展场里几乎无处不在的机器人,有的主打运动能力又跑又跳,有的侧重技能心灵手巧,还有的聚焦认知与交互凸显智商。围观的人群眼里看得热闹,嘴上都在问:“它能帮我干吗?”这种朴素的问题,恰恰道出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的核心命题。

  曾几何时,AI展示总难逃“杂技表演”的窠臼——会跳舞的机器人、能下棋的程序,“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如今,这样的疑问正在被无数鲜活案例消解。

  在南钢集团的特种钢研发车间,AI系统如同经验老到的师傅,通过分析数万组冶炼数据,精准测算出特种钢的最优配方,大幅提升研发效率。这种从“试错摸索”到“精准计算”的转变,正是AI打破产业壁垒的生动注脚。纺织厂里,AI视觉大模型如同不知疲倦的质检员,在针织纬编机上实时识别布料瑕疵,准确率比人工提升3倍,让“织布即验布”的梦想照进现实。

  医疗领域的变革更触动人心。AI影像诊断系统在基层医院扎根,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精细诊断;智能手术机器人精准操控器械,将创伤面积缩小至毫米级;药物研发平台日夜运转,把抗癌新药的筛选周期从数年压缩至数月。《中国AI医疗产业研究报告》显示,预计2028年该领域规模会达1598亿元,数字背后是无数生命被改写的可能。

  金融服务也因AI焕发新生。智能客服能听懂方言里的细微诉求,批量生成的个性化投资方案精准匹配每个家庭的财务状况,风控系统在毫秒间识别欺诈交易。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变化并非头部机构的专属,社区银行的柜员正借助AI工具为老人讲解理财产品,小贷公司通过智能风控为农户发放春耕贷款。

  从“冰冷数据”到“生活温度”:

  民生服务的浸润式渗透

  在上海世博展览馆的“WAIC里·技能大舞台”,具身智能的展示少了些花哨,多了些“烟火气”。机器人剥鹌鹑蛋时的轻柔力度、煮串串时对火候的精准把控,甚至写书法时笔锋的抑扬顿挫,都透着对生活细节的理解。一位围观的阿姨笑着说:“以前看机器人像看科幻片,现在觉得它们真能帮着做家务了。”

  这种“科技落地感”在城市各个角落蔓延。酒店里,30秒刷脸自助入住取代了排队等待,智能客房能根据客人习惯自动调节灯光和温度;办公楼内,AI会议系统实时生成双语纪要,节能系统让空调在员工离开后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一年省下的电费够买更多的办公电脑。

  交通出行的变革同样深刻。端侧多模态大模型让智能驾驶系统能看懂行人过马路的微表情,预判骑行者的转向意图,把“马路杀手”的隐患降到最低。有司机感慨:“现在的导航不仅认路,还知道哪里突然修路,比老司机还靠谱。”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破局”:

  产业生态的共建之路

  大会签约台的数字印证着AI的市场热度:截至7月28日14时,签约32个项目、450亿元投资额、162亿元意向采购金额,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传统企业拥抱变革的迫切心情。但在热闹的签约仪式之外,专家的讨论更显冷静——当AI从“锦上添花”变成“刚需支撑”,数据孤岛、算法黑箱、伦理风险等深层问题浮出水面。

  “现在60%的投入在算力上,数据投入仅占15%。”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79%的行业大模型失败案例证明,没有高质量数据支撑,再先进的算法也只是空中楼阁。医疗数据因隐私保护难以流通,制造企业的工艺参数被视作商业机密,这些壁垒让AI难以形成跨域合力。

  破解之道藏在“开源开放”的共识里。国务院国资委推出的“焕新社区”平台,正尝试汇聚多样化国产AI算力、优秀开源基础模型和央企特色行业模型、高质量数据集、丰富的智能体、开发工具链等优质资源,让AI像水电一样成为普惠性基础设施。在这个生态里,车企能共享路况数据训练自动驾驶,医院可调用通用医疗模型优化诊断,中小企业不必重复“造轮子”就能享受AI红利。

  从“未来时”到“进行时”:

  智能时代的清醒认知

  当AI能写代码、做诊断、搞研发,关于“机器取代人类”的焦虑就未停止。但在大会现场,更多人看到的是“人机共生”“人机共治”的可能——外科医生操控机器人完成精密手术,设计师与AI协作优化产品外观,教师借助智能系统实现个性化教学。就像纺织工人从验布台走向质检算法的调试岗,职业形态在变革中迭代升级。

  三天的大会落下帷幕时,上海世博展览馆外的智能路灯正根据天色自动调节亮度,附近医院的AI系统在深夜分析着病历,钢铁厂的智能高炉仍在优化冶炼参数。这些不事张扬的瞬间,比任何舞台表演都更有说服力:AI的黄金时代,不在于它能做到多么不可思议的事,而在于它把曾经的不可思议,变成了习以为常的日常。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从炫技耍酷到惠民兴业,AI的征途不是颠覆世界的狂欢,而是一场润物无声的革新。当技术褪去神秘光环,真正嵌入产业脉络、生活肌理,才是智能时代最动人的图景。




app江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