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扛旗!前三季度中国进出口贸易破33万亿元
关键词: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 贸易结构优化 高技术贸易 民营企业外贸 反制单边主义
根据海关总署10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到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9月单月进出口规模为4.04万亿元,同比增速提升至8%,呈现出逐季加速回升的良好态势。
具体来看,一季度增长1.3%,二季度增长4.5%,三季度增长6%,至此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正增长。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出口额达19.9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进口额为13.66万亿元,虽同比微降0.2%,但三季度进口增速已恢复至4.7%,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贸易结构优化与市场多元格局深化
从贸易伙伴关系来看,东盟继续稳固其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与东盟双边进出口总值达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6%。双方贸易呈现出显著的互补性特征:中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增长15.3%,占中国农产品进口总值的19.1%;对东盟出口的纺织机械、纺织原料分别增长28.2%、13.4%。
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外贸总值的51.7%,比重提升了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对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的进出口增速尤为显著,分别达到19.5%和16.7%,进一步推动中国贸易伙伴结构向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关于中韩贸易的情况,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称,前三季度,中国对韩国进出口1.74万亿元,增长了2%。其中,对韩国出口7712.8亿元,增长0.6%;自韩国进口9671.7亿元,增长3.1%。从具体商品来看,机电产品、农产品进出口分别增长了6%、3.3%。
截至目前,中国外贸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国际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中国是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个。
高技术贸易领域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亮点。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与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总值达19.41万亿元,其中高技术产品进口、出口规模均超过2万亿元,增速分别达到7.9%和12%,在同类产品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均超过六成。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机电产品出口总值达12.0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提升了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仪器仪表等高技术产品分别增长8.1%、22.4%和15.2%;“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而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等高端装备出口增速分别高达54.9%、23.9%,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产品正日益成为中国产品“走出去”的主力军。
在谈及跨境电商话题时,吕大良表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1.3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3%,占同期中国进出口总值的6.3%,比去年同期提升了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09万亿元,增长11.6%;进口是2811.8亿元,增长5.5%。
民营主体成外贸稳定核心力量
民营企业在外贸发展中持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2025 年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总值达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占中国外贸总值的57%,并已连续 22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对中国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个百分点。
从市场主体数量来看,2025年前三季度,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到70万家,同比增加了5.2万家,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其中民营企业数量为61.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8万家,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3.1%,均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出口企业信心指数已连续5个月回升,进口企业信心指数也已连续3个月回升,这表明中国外贸市场主体的预期持续向好。
反制单边主义维护贸易公平
针对美国将于2025年10月14日起对中国相关船舶加收港口服务费的举措,吕大良明确指出,美方此举属于典型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具有明显的歧视性。据悉,该措施源于美国于2025年4月发起的海事领域 301调查。在多次表达反对意见无果后,中方决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对涉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
吕大良强调,中方采取的反制措施是基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被动防御行为,旨在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同时保障国际航运和造船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中方呼吁美方正视错误,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分歧。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表示,尽管当前全球单边主义抬头给中国外贸发展带来外部压力,但凭借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整的产业体系,加之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中国外贸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责编:Lefeng.s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