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胁对华断供飞机零部件,中方回应
关键词: 中美经贸问题 波音飞机零部件出口管制 中国波音飞机数量 波音
国际电子商情22日讯 针对“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中国实施波音飞机零部件的出口管制,以作为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政策的反击”一事,10月21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中方在处理中美经贸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关税战、贸易战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双方应该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协商解决有关问题。
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10月10日在白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回应的一部分,美国可能会对波音飞机零部件实施出口管制。特朗普称,“我们拥有众多产品,其中不乏像飞机这样的大型设备。中国拥有大量波音飞机,这些飞机需要零部件供应,同时也需要许多其他相关产品。”
报道援引一家航空数据分析公司此前发布的数据称,中国目前有约1855架现役波音飞机,另有222架订单尚未交付。历史上中国航司曾占波音订单的25%,如今这一比例已降至不足5%。
报道认为,若美方实施该限制,预计将影响中国航空公司机队的正常运行与维护。同时,美国供应商如通用电气航空的业务也可能受到波及,其为波音737MAX、777和787等机型提供发动机。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这种行为严重动摇了商业合作的基石——信任。现代大型工业品,尤其是飞机、高铁这类生命周期长达数十年的产品,其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其背后持续数十年的零部件供应、技术支持和维护保障体系。任何一个理性的买家,在采购这类动辄数亿美元的昂贵资产时,都必须确保其在未来的运营中能够得到稳定可靠的支持。
还有分析认为,特朗普的威胁打破了以往贸易摩擦中不将民用产品维保体系“武器化”的默契,并将波音公司置于尴尬境地。
在波音的早期发展过程中,也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波音公司几乎完全依赖于自己工厂的零部件供应,自主生产化率一直都维持着近100%的水准,这其实也是和当时其他制造业的表现一致。
但是随着产业链分工不断的走向社会化和国际化、全球化,波音公司为了降低成本,也开始逐步的进行全球委托加工。目前,波音的生产模式已高度全球化。以波音787为例,约90%的零部件由海外企业生产,仅10%由波音自主完成。
波音的海外供应商虽然遍布全球,但是大体上其实可以分成三大类:关键系统供应商(如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法国CFM公司、瑞典萨博公司等)、机体结构委托加工商(如日本三菱、川崎重工等),以及小型零部件生产商(如中国西飞、中航洪都等)。所有零部件最终运往美国西雅图工厂完成总装。
事实上,飞机制造这个圈子很小,主要就是波音和空客两大巨头。它们之间既有竞争,也保持着某种默契,共同维持着市场的平衡。由于门槛极高,这个行业基本看不到恶性价格战,大家共同维护着产品的价值。
责编:Mom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