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猎头、借腹、50万?"芯车",要亲自下场了!

2022-03-24 来源:华强电子网
4288

关键词: 造车 滴滴

今天,有最新消息爆出,某车厂研发人员日前接到一份为滴滴造车物色相关人才的猎头邀约,岗位工资大概是50~80万,如果面试结果好,能够给高一级的定级,薪资更高,还有期权。


实际上,早在上周,有媒体首次披露,滴滴已经制定了明确的造车方案“达芬奇”。该计划或将在今年6月份正式公布,并将争取在明年6月交付新车,目前造车团队规模在1700人左右。

 


借腹生子?早有端倪


据闻,上述岗位为研发高级经理,工作地点为北京或者深圳。换言之,滴滴大概率已经开始独立建立研发体系,并在北京、深圳两地布局研发团队。


不过,滴滴暂未就上述传闻进行回复。实际上,有关于滴滴造车的传闻向来已久,但这一次信息更加具体。

 


据悉,在生产制造方面,滴滴或将收购一家有造车资质和能力的工厂,暂定目标是工厂位于江西赣州的国机智骏,收购该工厂之后,滴滴将获得独立研发、生产制造资质。


不难发现,也许也是为日后做整车铺路,此前,滴滴已经入局自动驾驶领域。编者还记得去年4月,滴滴在上海车展发布硬件平台——滴滴双子星,该平台搭载于沃尔沃XC90冗余车型后,可在核心高性能传感器、车载自动驾驶系统、远程协助系统和前装量产车型深度兼容四个方面实现多层冗余,成为滴滴新一代自动驾驶车队的主力配置。

 


而一个月后,滴滴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已与广汽埃安达成合作,双方将在智能汽车领域探讨合资、合作模式,结合广汽埃安领先的自动驾驶整车平台及整车设计、制造能力与滴滴自动驾驶软、硬件技术研发优势,共同从线控底盘、自动驾驶传感器与系统集成等基础维度,全新定义并开发一款可投入规模化应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车型,并全速推进量产。


关键的是,最新资料显示,2021年全年,滴滴DMV年度平均接管里程为40744,为行业第三,参与测试车辆为12辆,尚未取得加州全无人牌照。


来源:网络


实际上,2020年Uber出售了旗下ATG自动驾驶业务,2021年Lyft自动驾驶业务卖给丰田。换言之,截至目前,滴滴成为了全球唯一继续自主研发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平台。这份坚持,对风波不断的滴滴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受到相关消息影响,国机汽车(国机智骏)已连续三天涨停,涨幅一度超过30%。


毕竟,从今年2月份开始,国机汽车先后几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态,旗下子公司国机智骏正在寻求合适的战略投资者。


此次,股价涨停加上市场传闻,更引发不少业内的猜测。引入战略投资者,有点像小康跟华为合作,或许也是有实力的主。

 

沉迷自动驾驶,亲自造车谋出路?


实际上,滴滴已经多次被传造车。2020年末,滴滴曾发布和比亚迪合作的D1车型,该车主要面向网约车市场,由比亚迪生产和代工,显然,在D1车型上,滴滴主要是提出需求,比亚迪提供技术和生产。



在D1发布会上,滴滴创始人程维表示,2025年,滴滴将普及100万台D1并搭载自动驾驶技术;2030年,滴滴的定制车甚至将去掉驾驶舱,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为何滴滴如此执着?编者查阅IHS Markit预测发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总市场规模将达2.25万亿,复合增长率为20%-28%。其中,自动驾驶网约车Robotaxi将占到60%以上,市场规模超过1.3万亿。可以说,共享出行市场的未来在Robotaxi。


来源:IHS Markit


关键的是,亏损加大、市值缩水,对滴滴而言,2021年无疑是举步维艰的一年。在主营业务因合规性问题发展受阻后,滴滴急需寻求其它盈利模式。


不难发现,在未来的汽车产品中,使用自研的自动驾驶系统被传统车企视为将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为第三方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盈利能力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此大背景下,如果滴滴亲自下场造车,不仅能将滴滴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进一步落地,而且也可以使汽车软件部分的利润最大化。

 


不过,互联网或许在很多地方会形成优势,但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赛道,软服务带来的优势其实正在被稀释。


好比说即使滴滴掌握了庞大的用户数据,想要实现汽车的智能化,也需要对模型进行大量处理甚至重新开发。例如互联网服务的定位精度标准(比如1米),很多场景下,是不能满足智能驾驶的毫米级精度要求的。


总体而言,无论是为了自救,还是为了顺利转入港股,亦或基于对自动驾驶的追求,对于滴滴来说,无限的压力已让其没有退路,造车或许还能谋得出路。



app江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