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产业智库 |重磅解读:中美签署稀土贸易协议,全球产业链迎来战略转折点?一纸协议背后,是两国在资源与技术天平上的重新权衡。

2025-07-01 来源:慧和规 原创文章
54

关键词: 中美稀土协议 稀土换技术 资源管控 执行挑战 全球影响

当地时间6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活动中突然宣布:我们昨天刚和中国签了协议,引发全球市场震动。随后白宫澄清这并非全新协议,而是对5月日内瓦谈判框架的补充谅解

undefined

几乎同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北京确认:经批准,双方进一步确认了框架细节,中方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申请美方则将取消对华采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undefined

01 协议核心:稀土换技术的战略交易

经过综合多方信息分析,这项于624日正式签署的补充协议,核心内容清晰呈现为稀土换技术的战略交易框架。

根据美国商务部披露的细节,中国将恢复对美国出口七类关键中重稀土元素包括钐、钆、铽、镝等军用和高科技产业不可或缺的材料。这些稀土被广泛应用于从风力涡轮机到喷气式飞机等各类产品。

作为交换,美方承诺取消对乙烷、晶片设计软件及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出口限制。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采访中明确表示:一旦他们完成交付,我们将取消对应的反制措施。

协议特别设置了对等执行机制美方措施的撤销将以中国实际交付稀土为前提条件。这种设计反映了双方在长期贸易摩擦中积累的互信缺失。

02 中国稀土战略:从资源管控到全球博弈筹码

中国此次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源于其系统性的稀土战略布局。2025年初,中国在稀土领域连续出台重磅政策:

  • 2月19,工信部发布 《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 4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宣布对七种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 5月初,多部门联合召开 打击战略矿产走私专项部署会议

这些措施形成了严密的管控体系。中国创新实施 一批一证出口许可制度“,要求出口商填写最终用户信息,有效堵住了美国通过第三方转口的漏洞。同时,中国推动稀土期货市场和人民币结算,削弱了美元在稀土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70%的稀土开采和90%的加工能力,这种碾压性优势使美国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巴斯卡兰坦承,中国抓住了美国在稀土领域完全脆弱的弱点

03 美国困境:军工断链危机下的被迫妥协

美国之所以在谈判中让步,源于其面临的紧迫现实危机。自中国4月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迅速陷入困境:

  • 美国约75%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2019-2022年平均数据)
  • 特斯拉、雷神科技等企业面临断链风险
  • 美国高端武器制造进度受制于稀土供应



尽管美国近年加速推进稀土本土化,如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矿,但其分离提纯技术仍依赖中国,短期内难以摆脱供应链依赖。专家评估显示,美国若想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需要15年时间和1200亿美元投入,比《芯片法案》预算还多一倍。

与此同时,美国乙烷出口商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乙烷作为化工原料,美国近一半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出口禁令导致美国能源企业面临库存积压和资金周转困难,部分企业甚至面临违约风险。

这种双重压力迫使美国在625日先行让步,允许两家主要能源企业将乙烷装船运往中国,为后续的稀土协议铺平道路。

04 执行挑战:军民两用困局与监管博弈

协议签署只是起点,实际执行面临多重挑战:

终端用途监管为核心争议点。中国已明确表示稀土可以出口给美国,但决不能用于军工产业为此,中国建立了严格的穿透式监管体系。例如在20255月发放的首批许可证中,中国明确要求德国大众汽车说明稀土磁体的具体用途。

业界人士透露,中国 非常严肃看待稀土的军民两用限制,一直在审查买家,确保稀土材料不会被挪用至美国军事用途。这一过程导致出口许可审批变慢,可能延长交货周期,加剧企业供应链管理成本。

美国军工企业可能通过 贴牌采购第三方转口等方式规避审查。协议执行效果将取决于双方能否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稀土不被转用于军事领域。

05 全球影响:产业链重构与国家战略调整

中美稀土协议引发了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 欧洲车企获得喘息:中国对大众、宝马等企业发放了6个月的稀土出口临时许可。

  • 东南亚加速布局:马来西亚扩建稀土冶炼厂,越南寻求与中国合作开发稀土矿。

  • 海运市场剧烈波动:中美贸易政策反复导致中国至美西海运价格月内腰斩。



协议签署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

  • 美国稀土开采与加工公司股价跳升5%-8%
  • 特斯拉、通用电气等股价应声上涨2%-3%
  • 离岸人民币盘中上扬,亚洲市场资金流入规模增大


欧盟态度出现微妙转变。尽管G7峰会期间曾批评中国稀土武器化,但面临生产压力的欧盟迅速派遣高层访华寻求合作。这种分化凸显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精准调控能力。


06 长期博弈:技术自主与资源安全的战略竞赛

从战略层面看,此次协议是两国在资源与技术天平上的重新权衡:

对中国而言,协议是打开高科技封锁的突破口。美国承诺开放的领域可能包括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等关键技术。若能通过稀土换取EUV光刻机等设备,将加速国产半导体产业升级。

对美国而言,获得稀土供应暂时缓解了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燃眉之急,但长期依赖并未解除。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其本土稀土矿从开采到冶炼的全链条建设至少需要10年。

协议签署后数小时,美国国会推出 《禁用敌对人工智能法案》 ,旨在建立防火墙将由外国对手所控制的AI技术从美国政府系统中隔离。这表明即使在达成稀土协议的背景下,美国对华技术遏制的战略基调并未改变。

undefined

协议签署后,美国稀土进口商MagREEsource已收到中方合作伙伴的出口配额通知,预计首批货物将于7月中旬抵美。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指出,此次协议是双方在关税悬崖前的战术性妥协。中国可能仅放宽稀土出口6个月,以保留后续谈判筹码;而美方反制措施取消范围尚未完全公开,双方博弈或持续。

全球产业链的未来,取决于两个大国能否在资源安全与技术自主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稀土协议的墨迹未干,新一轮战略竞争已悄然拉开帷幕。

布鲁金斯学会警告,若中国后续以环保或产能为由限制出口,美方将缺乏有效反制工具,凸显供应链多元化仍是长期课题。


免责声明

本文章仅供读者参考阅读,文中引用的部分数据是基于网络收集的公开信息整理而成。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时效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数据的绝对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对于文中可能存在的不正确数据引用或信息偏差,我们不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但受限于信息获取渠道和自身能力,难免存在疏漏和不足。如果您对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发现任何错误,请及时通过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您的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相关文章进行更正或下架处理。

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app江南
相关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