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2025年中国硅钢行业市场前景预测研究报告(简版)

2025-11-05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58

关键词: 硅钢 硅钢行业发展政策 硅钢行业发展现状 硅钢行业重点企业 硅钢行业发展前景

中商情报网讯:硅钢作为钢铁产品中技术壁垒最高的品类之一,其制造过程对工艺控制精度、参数稳定性及装备水平均提出了极致要求。经过长期技术积累与产业升级,我国硅钢产业已实现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


一、硅钢定义

当前硅钢技术的发展以提升能效为核心导向,其中取向硅钢凭借其晶粒取向性在特定方向实现极低铁损,成为节能变压器不可替代的关键材料,而无取向硅钢则依靠各向同性的磁性能满足旋转电机等设备的应用需求,两者在电力工业与电动化领域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硅钢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国硅钢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硅钢行业发展与创新,《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等产业政策为硅钢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情况列示如下: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硅钢行业发展现状

1.产量情况

目前,我国硅钢在产能和产量上均居世界首位,硅钢从生产工艺、装备到产品开发等均取得巨大进步。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硅钢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硅钢产量达到1610万吨,同比增长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硅钢产量将接近1700万吨。

数据来源: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市场结构

2024年我国硅钢产量1610万吨。其中无取向硅钢产量1315万吨,占总产量的81.68%,取向硅钢约占18.32%。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无取向硅钢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无取向硅钢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现有无取向硅钢产能约1463.5万吨(不含停产产能),实际产量为1315万吨,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产量将达1375万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取向硅钢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取向硅钢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取向硅钢产量持续增长,2023年取向硅钢产量为265.02万吨,占硅钢产量的17.35%。截至2024年底,我国取向硅钢实际产量为295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取向硅钢产量将达335万吨。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行业竞争正从规模导向转向以技术创新、产品高端化、绿色制造和产业链协同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竞争。领先企业通过持续研发在极薄规格、高磁感、低铁损等高端产品上构筑技术壁垒,并在新能源汽车、高效工业电机等新兴领域拓展市场。低碳化制造工艺和国际化布局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同时对下游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和联合研发能力日益成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因素。行业整体呈现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升级的明显趋势。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硅钢行业重点企业

1.宝钢股份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钢铁制造、加工配送、化工、信息科技、金融以及电子商务等业务。宝钢股份的主要产品是碳钢薄板、厚板与钢管等钢铁精品。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24.36亿元,同比下降4.29%;实现归母净利润79.59亿元,同比增长35.31%。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冷轧碳钢板卷、热轧碳钢板卷,营收分别占整体的34.60%、24.0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首钢股份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钢铁产品和金属软磁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首钢股份的主要产品是钢坯、热轧、冷轧、金属软磁材料、其他钢铁产品。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2.34亿元,同比下降5.78%;实现归母净利润9.53亿元,同比增长367.16%。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冷轧、热轧,营收分别占整体的54.87%、40.1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太钢不锈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不锈钢及其它钢材、钢坯、钢锭、黑色金属、铁合金、金属制品的生产、销售;钢铁生产所需原辅材料的国内贸易和进出口等业务。太钢不锈的主要产品是不锈钢、冷轧硅钢、碳钢热轧卷板、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0.04亿元,同比下降9.67%;实现归母净利润5.68亿元,同比增长202.53%。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不锈钢材、普通钢材、普碳钢坯,营收分别占整体的69.73%、23.98%、4.14%。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4.马钢股份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钢铁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马钢股份的主要产品是钢材。马钢作为国内较早涉猎硅钢规模化生产的企业之一,是国内第一家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硅钢的企业。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75.72亿元,同比下降6.41%;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同比增长103.31%。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5.新钢股份

新钢股份构建了钢铁及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的产业格局。钢铁产业拥有新钢股份公司本部钢铁生产基地,主要致力于生产优质长材、板材、硅钢、金属制品等系列产品。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2.25亿元,同比下降12.68%;实现归母净利润3.6亿元,同比增长162.18%。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五、硅钢行业发展前景

1.技术突破驱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中国硅钢行业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持续突破性能瓶颈,高磁感取向硅钢和薄规格无取向硅钢的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产品效能。宝钢全球首发的0.1毫米超薄硅钢将铁损值降至极低水平,解决了电机过热和能量损耗的长期痛点;低温高磁感取向硅钢工艺优化了变压器能效,支撑电网系统节能升级。这些技术突破使国产硅钢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进口产品,为行业参与全球竞争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2.应用场景拓展激活多元化需求

新能源与高端装备产业为硅钢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需要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支持快充与高转速性能,风电和光伏变压器依赖高磁感取向硅钢提升能源转换效率;人形机器人和低空经济领域对薄规格硅钢的轻量化与高精度需求日益凸显。场景创新推动硅钢从传统工业领域向战略新兴领域渗透,帮助行业减少对周期性行业的依赖,构建持续增长动力。


3.产业链协同增强供应链韧性

区域集群化发展模式提升了硅钢产业的整体效能。湖南娄底等地的硅钢产业园实现了从基板生产到电机成品的全链条覆盖,降低了物流与协作成本;龙头企业通过整合研发与制造资源,缩短了高牌号产品量产周期。这种垂直协同模式帮助行业应对原材料波动和国际供应链风险,保障了下游产业如特高压电网和新能源汽车的稳定供应。




app江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