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南电竞app

高考后化妆品热销 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现状分析(图)

2025-07-09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原创文章
53

关键词: 化妆品 市场规模 出口规模 消费群体 竞争格局

中商情报网讯:高考的余温尚未散去,新一代"准大学生"已掀起一场颜值升级热潮。化妆品店挤满穿校服的学生,国产隔离霜卖断货,专柜新增"学生通道";线上美妆搜索量暴增,"学生党平价彩妆"冲上热搜,评论里满是"终于能光明正大买喜欢的色号""以新样子见最后一面"的留言。近年来,我国化妆品行业快速增长。

化妆品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增长韧性强劲

中国化妆品零售市场在疫情后恢复迅速。2021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突破4000亿,达到4026亿元。2023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约5%,相较于2022年出现的负增长而言是消费回暖的信号,2023年延续增长趋势。2024年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4357亿元。2025年1-5月,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1889亿元,同比增长4.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化妆品出口规模:出口量稳步增长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4年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1320774吨,同比增长19.8%。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566205吨,同比增长20.7%。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从金额方面来看,数据显示,2025年1-5月中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金额2891.7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2.5%。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化妆品消费群体:年轻化、分层化特征显著

Z世代与新中产为核心消费主力,占比超50%。Z世代偏好“成分党”“国潮”“高颜值”,愿为功效和情感价值买单;新中产注重品质与安全性,倾向高端化、科技化产品。

男性美妆市场爆发:男性化妆品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主要集中在护肤(洁面、精华、防晒)和彩妆(眉笔、唇膏),品牌如理然、亲爱男友快速崛起。

下沉市场潜力大:三四线城市消费者护肤意识觉醒,电商和线下美妆集合店(如话梅、调色师)推动渗透率提升,增速高于一线市场。

化妆品竞争格局:国际品牌主导高端,本土品牌突围细分赛道

国际大牌占据高端市场:欧莱雅、雅诗兰黛、LVMH等集团旗下品牌(如兰蔻、海蓝之谜)在千元以上价格带优势明显,通过并购(如欧莱雅收购修丽可)巩固技术壁垒。

本土品牌崛起于细分领域

功能性护肤品:薇诺娜(敏感肌修护)、珀莱雅(抗初老)、华熙生物(润百颜/夸迪,玻尿酸)凭借“成分+功效”精准定位,抢占中高端市场;

大众平价市场:自然堂、百雀羚等传统品牌通过国潮升级(如包装设计、文化IP联名)维持份额;

新锐品牌:花西子(东方美学彩妆)、可复美(医美敷料)依托社交媒体快速起量,但面临流量成本高、用户留存挑战。




app江南
Baidu
map